卢 植:(公元?~192年),字子干;涿郡人(今河北涿县)。著名东汉官吏、学者。
少年时拜经学家马融为师,被朝廷誉为“才兼文武”。汉灵帝时征为博士,后任九江太守,征拜议郎,与蔡邕等在东观补续《汉纪》。后率军镇压黄巾起事,官至尚书。通古今学,刚毅有大节,常怀济世志。
汉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,河北地区爆发黄巾起义,卢植为北中郎将,奉命率兵围剿。卢植围广宗,与黄巾军相持城下。时小黄门左丰来广宗诣军,以卢植没有送礼而对卢不满,在皇帝面前进谗,诬卢围而不战。卢植由此被押回京,帝欲加罪,后经车骑将军皇甫嵩说明实情方被赦免。
东汉末年,王纲日坠,宦官张让劫少帝刘辨出京,众官员无人敢制止。卢植一人深夜追赶,与河南中郎掾闵贡一同把刘辨救回。
刘辨死后,董卓当政,图谋篡逆,公开议皇帝废立之事,众官员没人敢言,独卢植正颜抗议,董卓大怒,要杀卢植,议郎彭伯建曰:“卢尚书海内人望,今先害之,天下震怖”。为此,卢植被免官。卢植料到董卓终将加害于已,乃以病求归,隐居上谷。
卢植辞官后回家著述,作《尚书章句》、《三礼解诂》,并上书陈述整理古籍,设立学官,为此拜卢植为议郎,与当时著名学者马日石单、蔡邕、杨彪等人共校《五经》,续补《汉纪》。
汉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逝世,葬涿县东河村。
卢植墓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卢家场村(卢植故里)北约一百米处。墓地占地十亩,修建于2001年。墓地坐北向南,南有停车场,自停车场向北,有一仿明清影壁遮掩山门,影壁高四米八、宽十九米八,影壁后面是山门,山门为仿唐建筑,高约七米。山门以里有东西殿各三间,均为仿唐建筑。东殿曰范阳堂,西殿曰敦目堂,中轴线上为甬路,甬路向北踏仿汉石桥过金水河为仿汉牌楼,牌楼高宽各约四米,牌楼北有阶梯可到封土处,封土高约三米,直径九米,即为卢植墓。
卢植以名著海内,学为儒宗,士之楷模,国之桢干,为历代所敬重。曹操征柳城经涿县,曾命守令,遣丞掾修缮卢墓,并岁时祭扫。后从祀于孔子庙庭之中。卢植后人,历代不衰,至今仍繁衍于海内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