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洋颂
——贺万洋集团二十年华诞
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 卢广韶
我伫立在万羊山上,
俯瞰山下绿荫簇拥的宏伟厂房。
这里演绎了一幕“泥腿子”的创业神奇,
诞生了一个年产值百亿、声名遐迩的金铅万洋!
抚今追昔,时间倒访,
不堪回首的“史无前例”给中国的发展造成硬伤。
国人纠结迷茫,敢问路在何方?
“什么是社会主义?怎样建设社会主义?”
一位睿智老人的质疑振聋发聩、神州激荡。
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!
回答一语中的、直截了当。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了宪法、党章。
从此,在浩瀚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,
13亿人民把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唱响!
1994年隆冬的一个晚上,
繁星缀夜空,寒风挟冰霜。
在思礼村的一个农家小院,
九位农民精英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。
慷慨陈词、激情飞扬。
磨拳擦掌、器宇轩昂。
他们正谋划一个脱贫致富的大胆构想,
挑头的是万洋领军人物卢一明、卢振海、李元香。
消息不胫而走,
街谈巷议的主题是:农民办厂。
一时间,各色人等,悉数登场,
亲友们担忧规劝:安分守己,不要张扬。
“智叟”者冷嘲热讽:谈何容易,一枕黄粱。
更多的人是三缄其口,沉默观望。
“议定即干,不准彷徨!”
起盟发誓,凸显农民的干脆豪爽。
东拼西凑,倒柜翻箱,
聚集起沉甸甸的37.5万元“私房”。
放下手中的镰刀锄头,
心揣忐忑、走进陌生的工厂。
抡起笨重的铁锤钢钎,
聚精会神拼搏在变幻莫测的市场!
披星戴月,血汗浇灌,
换来企业滚雪球似地膨胀。
挖潜增效,开源节流,
赢得利润像小溪般地流淌。
衣袋隆起的这九位农民,
惦念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四邻街坊。
“共同富裕,同奔小康”。
近四千名农民不离家门穿上工装。
“贷款入股,企业担保”,
兜揣红利的股民把“喜”字写在脸庞。
致富思源,富而思进,
吴越同舟,互惠共享。
万洋决策者深知这是企业生存的密方。
兴学助老,扶贫济困,
关注民生,回报桑梓。
万洋敢于担当、一诺千金、慷慨解囊。
二十年攻坚克难,
二十年勇鋳辉煌。
巨资投入,“绿色万洋”矗立卢仝故里;
科技创新,“三连炉”熔炼工艺国外溢香;
光环闪耀,“中国民营500强” 金榜题名;
众口皆碑,人民群众才是企业植根的土壤!
诚然,今天的万洋还称不得完美,
关注她,请不要用苛求、挑剔的目光。
记住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
切不可“端起碗吃肉,放下碗骂娘”。
请赐于她个“支点”接地气,输入更多的正能量,
相信她会愈发成熟、健康!
“十八大”的顶层设计,
昭示改革开放行进在深水大洋。
“打造百年万洋”!
乃万洋集团和社区群众的共同梦想。
“建一个企业,富一方百姓”!
万洋集团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掷地铿锵。
相互理解、豁达包容,促进社企和谐,
同心同德、盛举共襄,筑就铁壁铜墙。
我们翘首期盼、虔诚祈望:
万洋集团在商海的博弈中劈风斩浪、辉煌无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