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照邻:(公元636~695年),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;幽州范阳人(今北京)。著名唐朝诗人。

  卢照邻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并称“四杰”(初唐四杰)。

  卢照邻年少时,从曹宪、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,博学能文。初为邓王府典签。极受邓王爱重,比之为司马相如。

  唐高宗乾封初(公元666~668年),出为益州新都尉。秩满,漫游蜀中。离蜀后,寓居洛阳。曾被横祸下狱,为友人救护得免。后染风疾,居长安附近太白山,因服丹药中毒,手足残废。徙居阳翟具茨山下,买园数十亩,疏凿颍水,环绕住宅,预筑坟墓,偃卧其中。

  他“自以当高宗时尚吏,己独儒;武后尚法,己独黄老;后封嵩山,屡聘贤士,己已废。著《五悲文》以自明”。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,终于自投颍水而死。

  卢照邻的生卒年,史无明载。武则天登封于嵩岳,卢照邻说到“后封嵩山”及其唐高宗咸亨四年(公元673年)所作《病梨树赋》序“余年垂强仕,则有幽忧之疾”推断其时已年近四十岁,唐咸亨四年下距唐登封元年为二十二年,则其生年约在太宗唐贞观十年(公元636年),去世时约六十岁。

  《旧唐书》本传及《朝野佥载》都说卢有文集二十卷。《崇文总目》等宋朝书目均著录为十卷。今存其集有《卢升之集》和《幽忧子集》均为七卷。《全唐诗》编录其诗两卷。徐明霞点校《卢照邻集》即据7卷本《幽忧子集》,并作《补遗》。傅璇琮著有《卢照邻杨炯简谱》。


返回
顶部